全国生态日丨峨影集团“大熊猫生态文化”影片的创制之路

时间 2023-09-06 09:30:23

1.jpg

以熊猫影像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贡献四川力量

——简记峨影集团“大熊猫生态文化”影片的创制之路

□ 文 | 于宁


2022年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致辞中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并强调:“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近年来,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等重大举措。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已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极高的关注。也正是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四川成都入选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可谓实至名归。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中,同样蕴含着四川电影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以峨眉电影集团(峨眉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四川电影力量,充分发挥电影创制优势,在大熊猫生态文化传播之路上不懈探索、持续发力,留下一串坚实、清晰、华彩的光影足迹。现简要回顾如下:


中日合拍片《熊猫的故事》

打响第一炮


作为大熊猫的家乡,四川对大熊猫生态文化的影像化挖掘由来已久。据《峨影厂志》(1958-1988年版)记载,峨眉电影制片厂在改革开放后最早接触大熊猫题材,可以追溯至1980年与香港长城影业有限公司合拍的彩色纪录片《四川奇趣录》,该片便已涉及到九寨沟和大熊猫。1983年,峨影厂又与香港综艺国际影业公司合拍了彩色故事片《熊猫历险记》,讲述了白马藏族小女孩小风救出落入陷阱的熊猫“平平”的故事。此为峨影创制大熊猫题材影片的发轫时期。据峨影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回忆,真正在全国乃至海外掀起“熊猫热”的“第一次高潮”,源于1987年中日合拍的《熊猫的故事》(日文名:《熊猫物语》)。这部彩色故事片由峨眉电影制片厂与日本田中制作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

2.jpg

影片《熊猫的故事》海报


据该片中方原创编剧钱道远回忆:“改革开放以后,各国有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体制改革、影片创作、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尝试新的追求和探索。在此大背景下,峨眉电影制片厂在当时的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以及国家林业部等的大力支持下,为进一步推动海外的‘熊猫热’,进行了这次成功的合作与尝试。同时,该片也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而创制的一部重要的电影故事片。记得为了外交上的这两件事,当年从国家电影局的层面,主要抓了两部故事片:一部是根据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同名小说改编的《敦煌》,另一部就是我们峨影厂的《熊猫的故事》。”


据《峨影厂志》(1958-1988年版)记载,当时峨影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何良俊、生产办公室负责人邹耀祖、制片主任马辛、编剧钱道远等,曾数度往返东京或北京,与日方相关人士及主创商谈研究合同细节及剧本等相关事宜。1987年5月8日,合拍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字后,还分别在东京和成都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有国家电影局外事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国家林业局、峨眉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负责人,还有中日双方主创人员:日方制片人田中寿一、中方编剧钱道远、日方导演中田新一(后因竹子开花而拍摄推迟,以致档期冲突,遂更换为新城卓),中方制片主任马辛,中方演员潘虹(后因档期冲突更换为长影演员姜黎黎)、颜世魁、方超、松涛等。可谓轰动一时。


该片从东京上野动物园开拍,几经辗转至成都取景,最后在其最主要外景地——九寨沟,完成全部内外景拍摄。由于合作方是实力雄厚的日本著名电影制片机构,在当时就动用了直升飞机等先进拍摄手段和设备。该片还汇聚了中日两国影星:中方有著名影星姜黎黎、童星方超,以及陈锐、颜世魁、松涛等;日方则有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的主演、当时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影星宇津井健,当红女歌星八木小织,以及星由里子等。该片拍摄时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对于宣传国宝大熊猫、宣传中国、宣传四川,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jpg

影片《熊猫的故事》记者招待会


该片摄制完成后,中国电影代表团于1988年9月应邀访日,并赴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仙台、熊本、札幌等七座城市举行首映式。代表团以时任国家电影局局长滕进贤为团长,时任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副总经理葛超海为副团长,团员有中方编剧钱道远、制片主任马辛,以及演员姜黎黎、方超、吴丹等。


4.jpg
《熊猫的故事》编剧钱道远
出席影片在日本的首映式


钱道远回忆说:“此次日本之行,让我亲眼见到海外观众,特别是日本广大观众,对中国电影、对中国大熊猫电影的强烈喜爱和传播热情。我深受鼓舞和感动。例如,当我们乘坐火车,准备穿越轻津海峡下的海底隧道,前往北海道首府札幌进行首映和宣传时,中国领馆的一位外交官告诉我:因为你们是来宣传熊猫的,除了我国驻日使馆的外交人员外,你们成了海底隧道通车后,第一批乘坐火车,穿过轻津海峡,去访问北海道的中国贵宾!”


“51克”传奇与获奖纪录片
《生命的奇迹》


《熊猫的故事》大获成功之后,峨眉电影制片厂又陆续推出了《熊猫回家路》等大熊猫题材和涉及大熊猫元素的优秀影片。其中,纪录片《生命的奇迹》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作品。


早在1980年,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进入20世纪90年代,设在成都市成华区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设在卧龙的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从全球化视角出发,积极开展对大熊猫的自主科学保护和研究,不断攻克大熊猫“三难”(发情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等课题,取得可喜的成绩和突破。1995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称号。这座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为在国内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熊猫热”做出了巨大贡献。


5.jpg


2006年8月,该基地降生了一只体重仅有51克、体长8.7厘米、头长3厘米、尾长3.5厘米的大熊猫宝宝。它是当时全世界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时体重最轻的大熊猫幼仔,其体重只有正常初生熊猫的三分之一,体温也已降到34度以下,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状态。基地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冒着巨大的危险,将它从母亲身边取出,送进育婴箱;又想尽一切办法,取出其母亲的初乳,用滴管一滴滴地喂它。虽然每次只有0.8克的饲喂量,但一次耗时要半小时以上。人们的爱心、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救活了“51克”。在出生38天后,小家伙便成功长到了1289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此后,“51克”长得越来越壮实,超过了与它同龄的其它熊猫宝宝,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熊猫明星”。


对大熊猫题材一贯钟情又极其敏锐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和厂里的艺术家们,在2007年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达成协议,根据“51克”的故事摄制了纪录片《生命的奇迹——史上最小熊猫“51克”成活传奇》。在该基地有关专家、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热心指导和亲自参与下,该片拍得精彩独特、引人入胜。一经问世,便得到业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支持与好评。


6.jpg


随后,该片因其独特而具有现代科学价值的题材,巧妙而极富悬念的故事,生动而感人的丰富细节,以及在受众中产生的巨大反响,而连获殊荣,其中包括:2010年获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和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音像)奖;2012年获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影视动漫类)优秀奖等。担任该片定稿撰写和导演的钱路劼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峨眉电影制片厂优秀中青年导演,现任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从《熊猫的故事》到《生命的奇迹》,广大中外观众和熊猫研究者、熊猫迷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峨影人在大熊猫题材电影的创制上自觉接力,始终传承着不灭的热情和永续的薪火。


蓄势待发的《一只熊猫的浪漫》
与《我不是熊猫》


2018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举行“中国四川,熊猫之夜”盛大活动,峨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峨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向华全率编剧钱道远等应邀出席。


同时,“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电影展映活动”在峨影太平洋影城北京中关村店隆重举行,陆续展映了《熊猫的故事》《熊猫回家路》《我们诞生在中国》《熊猫历险记》四部大熊猫题材电影,再次收获热烈反响。2019年,峨影集团与资深编剧钱道远双获首届“大熊猫文化奖”。


8.jpg

峨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向华全(右)

与编剧钱道远出席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电影展映活动


作为与大熊猫“缘分”最深的中国电影企业,峨眉电影集团将“大熊猫生态文化”列为集团的四大创作方向之一,不断酝酿新的大熊猫题材电影,努力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贡献光影力量。


2021年10月12日,以单一物种名称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大熊猫保护迈入新阶段。峨影艺术家也将目光投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这片热土。钱道远的电影剧本新作《一只熊猫的浪漫》就聚焦于大熊猫国家公园从试点到正式设立这些年来的建设成就。


在峨影集团和四川省林草局等单位的支持下,这位曾荣获“中国电影编剧突出贡献奖”的退休老编剧自2019年秋天起,就带领助手深入到正处于试点期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雅安分局和绵阳分局所辖的大熊猫栖息地进行采风创作。他不顾高龄,走进高山峡谷,走访了众多基层保护站,接触拜访了数十位基层巡护队员和老中青几代大熊猫研究者,还见到了专程为他从雪宝顶下深山老林里赶回来的一位前猎人,并与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好友。


2022年,钱道远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的又一部大熊猫题材电影文学剧本——《一只熊猫的浪漫》,在《中国作家》影视版第10期上作为头条刊发。这部新作在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全新背景下,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提炼酝酿出一段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浪漫故事:一只勇敢的野生小公猫(雄性大熊猫),吸取前一年失败的教训,通过专为它们开辟的“熊猫爱情走廊”,大胆地闯入该核心保护区内某野生大熊猫弱势小种群,开启一次“走婚”之旅。新老大熊猫科研工作者和藏汉巡护队员组成的一支紧急巡护队,为了观察、保护、记录这只小公猫,也启动了一次惊心动魄、峰回路转的紧急巡护……


剧作中,“人”(新老大熊猫科研工作者和藏汉巡护队员)与“猫”(勇敢踏上“走婚”之旅的小公猫)两条线,被巧妙地组合纠葛在一起,自然而新颖,生动而有趣;既有熊猫片的独特,又有风光片的绝美;既有文艺片的人物,又有主旋律的正气;既有探险片的惊险,又有救援片的危机;既有生态片的深度,又有青春片的激情。


剧作刊发后,大熊猫保护领域的相关人士纷纷夸赞:这是中国目前第一部正面反映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电影故事片剧本,是峨影人献给大熊猫国家公园、献给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大熊猫保护、献给大熊猫科研工作者和巡护队员的一份厚礼,是峨眉电影集团紧跟时代步伐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扬。


2022年,峨影集团还制定了与成龙先生及其团队的合作计划:在四川合拍大熊猫题材功夫喜剧片《我不是熊猫》。


早在2009年,成龙就被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成都旅游协会聘任为成都大熊猫大使,并认养了大熊猫“成成”和“龙龙”。2018年,在香港举办的“川港两地影视文化交流日”活动中,峨眉电影集团又与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简称“内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作为内协会会长的成龙表示:“很高兴与四川进行合作,我也很愿意为此尽我一份力量。”


《我不是熊猫》的合作拍摄,源于成龙与四川大熊猫的情缘,也将进一步促进大熊猫生态文化的国际传播。


9.jpg
成龙曾参与梦工厂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英文版的配音,并为《功夫熊猫3》中文版中的阿宝生父“李山”配音


2023年元旦,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在新年贺词中倡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相统一,深化‘1 X’创作思路,突出‘四大’创作方向,深入实施电影创制‘金顶计划’,从作品创作型升级为创制平台型,努力创作更多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人民审美追求的多类型、‘小而美’、‘小正大’的电影精品,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缘起熊猫,佳片传后世;梦随光影,新年谱华章。峨眉电影集团将汇聚四川电影力量,多方携手,广泛合作,继续创制多彩纷呈的“大熊猫生态文化”题材佳片,为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奉献最佳导览名片。


(原文刊载于《中国艺术报》2023年2月15日第7版)


太平洋影城公众号
峨影频道公众号
87333890
邮编: 610072
传真: 87319361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